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比较教育研究
曾用名:外国教育动态
主办:北京师范大学
ISSN:1003-7667
CN:11-2878/G4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被引频次:108017
数据库收录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;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(2019-2020);统计源期刊(2018);A类期刊;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(2018);期刊分类:理论与管理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教育元宇宙,炒概念还是真落地?

来源:比较教育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03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编辑导语:元宇宙这一概念自从提出以来,便被各行业所重视、甚至加以应用。那么,元宇宙是否能和当下的行业良好结合?教育元宇宙,究竟是值得期待的新未来,还是一个噱头炒作

编辑导语:元宇宙这一概念自从提出以来,便被各行业所重视、甚至加以应用。那么,元宇宙是否能和当下的行业良好结合?教育元宇宙,究竟是值得期待的新未来,还是一个噱头炒作?本文作者就“教育元宇宙”一事做了解读,一起来看。

「元宇宙」这个词,如今无处不在。

去年 10 月 ,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·扎克伯格将赌注押在元宇宙上, 并将他的社交网络公司改名为 Meta。一时间,关于元宇宙的讨论甚嚣尘上。据百度指数显示,近半年「元宇宙」这一关键词的整体日均搜索次数为 次,环比增长 6213%。

尽管元宇宙非常火热,但目前大众对元宇宙的概念、应用、前景、风险的认识,仍然模糊、抽象。教育元宇宙的理想应用场景、落地现状如何?教育元宇宙至今还面临着哪些问题?

一、何为教育元宇宙?

「元宇宙」究竟是什么,它真的存在吗?

扎克伯格曾表示,「元宇宙提供了让人更有沉浸感和临场感的数字化平台和媒体,让人们如同身在互联网中,而不仅仅是从旁参与。元宇宙可以带给人们全新的线上社交、工作、教育、娱乐、购物和创作的体验——由沉浸感和临场感带来的美妙体验。」

从学术的角度,今年 1 月,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《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》中,对元宇宙下了一个更为详细的定义。

「元宇宙(Metaverse)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,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,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,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,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、社交系统、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,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。」

何为教育元宇宙(Edu-Metaverse)?

元宇宙与教育结合,可以理解为元宇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。它为教师、学生、管理者等相关者创建数字身份,在虚拟世界中开拓正式与非正式的教学场所,并允许师生在虚拟的教学场所进行互动。

二、理想中的三种应用场景

「我的梦想是让孩子在家就可以进入一个全息投影世界,跟着 AI 虚拟人学习。」这是科幻作家郝景芳对元宇宙构想的美好场景。「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,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。」这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对元宇宙存在意义的质疑。

这是两种对元宇宙截然不同的态度,美好虚构和现实对立。

实际上,元宇宙并不等同于 VR 虚拟现实,而是构建出一个与物理世界、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数字世界、虚拟世界。人们在虚拟世界中,不是以数字账号参与元宇宙,而是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以独立的数字身份参与,并且可以让自己的规则作用于元宇宙。

当元宇宙遇上教育,两者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?情境化教学、游戏化教学、教师研训,是目前学术界、科技界比较看好的教育元宇宙三大理想应用场景。

「同学们想象一下自己正处在……」这是老师在语文课、历史课、地理课上经常使用的一句话,引导学生展开想象。在元宇宙的世界里,学生将不再需要老师口头引导,就可以即刻进入史前世界近距离观察恐龙,在唐朝盛世的街头与波斯人经商,还可以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底端和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上任意穿梭。教育元宇宙对既有教育最直接的改变就是,情境化教学。

在情境化教学模式下,学习者可佩戴 VR 终端进入教师预先创设或选择的教学情境,借助头戴式显示器、耳机、手柄、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,开展多人在线探究式、协作式、具身化的学习活动。此外,学习者还可以进入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教室,通过全息视频、全景直播等技术连接远程教学场所,开展实时可视化在线教学和基于实地实景的课堂互动。

扎克伯格对情境化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元宇宙应用做了一些畅想。「学生不仅能够近距离观察不同星体,学习天体物理学,还可以被传送到某个历史节点和场景中,了解历史进程。」

此外,游戏作为元宇宙的雏形,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。网络游戏与元宇宙的很多特征十分相似,比如虚拟经济系统、强虚拟身份认同、强社交、自由创作、沉浸式体验等。因此,游戏化教学成为教育元宇宙的另一理想应用场景。

教育元宇宙支持的游戏化学习可以理解为,一种借助 VR、AR、MR、人工智能、脑机接口等技术,以学习为终极目标,以沉浸式游戏为主要手段,将知识、娱乐融为一体,实现真正意义上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。


文章来源:《比较教育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bjjy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303/1320.html


上一篇:想让教育行业有所好转,采用哪些建议比较管用
下一篇:允许超强学霸提前毕业?英才教育需要科学的顶